為全力沖刺2022年各項目標任務,高質量謀劃2023年人才工作,11月2日,全市人社系統四季度人才工作推進會在政務中心26樓會議室召開,全市各縣(市、區)人社局、蘇錫通園區組織人事局、通州灣示范區組織人事局設分會場收看收聽。會議由市人才服務中心黨委書記董俊主持,南通市人社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曹星暉參加并講話。
會上,如東縣、崇川區、海門區、開發區四家縣(市、區)作交流發言。會議對前三季度人才引進重點指標完成情況進行了通報,對工作整體推進情況以及各縣(市區)亮點工作和存在問題進行了點評。
今年以來,全市各級人才服務部門將推動青年人才集聚作為第一工程,不斷提升人才服務的系統化、智能化、精準化水平,實現了“高校畢業生來通就業、通籍人才回通就業”雙提升。截至目前,全市新增就業參保高校畢業生40911人。全市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活動840場,服務用人單位15972家次,提供就業崗位11.2萬個。開發“城市環境VR展廳”“高校生源信息查詢系統”“精準就業小程序”“就業檔案”“政策雷達”五位一體的“按圖索驥”精準引才集成系統,形成了“南通什么樣——南通的企業怎么樣—哪些崗位適合我—到了南通享受到什么—供需雙選”的邏輯鏈條,實現了從“東一網西一網碰運氣撈魚”到 “設定品種和規格的智能化捕撈系統”的革命式躍升。
此次會議是全力沖刺各項目標任務的部署會議,曹星暉在講話中指出,要牢牢樹立“大人才觀”,打造南通人才競爭的“勢能差”,并細化提出了五點實施要求:一是大人才必須借力大宣傳。借力各大載體“整體發聲”,綜合運用各類載體,實現“一體策劃、多種生成、多元傳播”;宣傳方式要“適銷對路”,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打動年輕人;最好的宣傳莫過于人才部門實打實地兌現承諾,要用“事實說話”,以將心比心的服務換口口相傳的成效。二是大人才必須服務大項目。明確重大項目導向,牢牢牽住重大項目、重點產業的“牛鼻子”;堅持經濟工作思維,用市場的規律、用管理的模式、用營銷的手段構建人才“引育留用”完整服務鏈條;注重小切口精準化方向,為重點企業準確把脈人才需求,量身定制引才方案,建立專屬引才檔案。三是大人才必須依托大數據。發揮現有軟件最大效用,圍繞“城市環境VR展廳”、“高校生源信息查詢系統”等精準引才集成系統,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;進一步探索探索大數據監測模式,編制產業人才地圖,讓人才政策從“大水漫灌”變成“精準滴灌”;豐富線上求職體驗,通過虛擬現實實現沉浸式就業體驗,吸引更多畢業生來通就業創業。四是大人才必須做優大環境。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,推動實習見習補貼、職業技能培訓補貼、各層次綜合補貼以及推薦獎勵、留崗獎勵等政策無縫對接;加快政策落地,加速高校推薦就業獎勵、大專生綜合補貼等亮點政策兌現;涵養服務生態,以“拴心留人”的政策、“精益求精”的服務,營造高黏性的人才環境。五是大人才必須突出大聯動。突出市縣一體,堅持重心向下、服務靠前、市縣聯動,以開放的姿態、合作的思維下好全市人才工作“一盤棋”;強化內外協同,以人口集聚工程為契機,對內會同就業、社保、勞動關系等條線,對外加強與組織部、工信、商務、文旅、團委、廣電等部門合作,打響品牌,形成特色;及早謀劃明年,各地在確保圓滿完成全年工作任務的基礎上,及早把明年人才工作的方向定準、基礎夯牢、措施落細、責任落實。上下一心、深耕厚植、馳而不息,在創新實干的奮斗之中推動人才工作一次次實現質的飛躍。
(市人才中心)